徽州刀板香、香肠、酱黑猪肉,过年必备腊味!

发布日期:2020-04-14 浏览次数:2164

徽州,每逢冬日天空放晴

家家户户便会在自家门院前挂晒香肠和腊肉

老人家拎着火熥晒着太阳

邻居家的狗在叫着汪汪汪

香肠腊肉在风和阳光下 滋滋淌着油脂

......

农历十二月又称为腊月,腊味则是是一种肉类食物处理的办法。

徽州人用当地养的黑猪、自家土猪做为原材料,取其肥瘦相间五花肉腌成腊肉。

在冬日的暖阳下,衬着徽州的灰瓦白墙,腊鱼,腊肉倒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。

家宴必备的团圆美味 香嫩丰腴

腊味飘香,年味也就近了。

除夕之夜,全家人围桌吃饭,腊肉自然是少不了。一盘码好的鲜笋刀板香,炒一盘酱香黑猪肉,配一碟蒸好的香肠。就着米饭送入口中,历经时间的油脂香化在嘴里,心和胃都满足了。

腊味虽是家常,却是待客的大菜。它经得起炒、蒸、煮、炖、煨,各种烹饪方式。

腊肉炒冬笋、腊肉煲仔饭……只要有了这腊肉加入,寻常素菜立刻活色生香。

每每年后离家去外地城市,父母总是塞满一后备箱的腊味。

独在异乡生活,电饭煲里蒸上一碗香肠,炒上一盘冬笋青蒜苗酱黑猪肉,菜一出锅,饭一端上,尝一口就安慰了委屈很久的胃,和离开家的日子。

腊味,不止是餐桌上的食物,也寄托了徽州人剪不断的家乡情。

尝遍千滋百味,人间至味是家常。


涂擦食盐的猪肉被放入木缸,密封放置于阴凉处。腌制一周后拿出挂晒、风干晒香;冬日风和阳光的力量,酝酿美味。

30天后,徽州腊肉肌红脂黄,色泽发亮,闻起来有淡淡的肉香。


农家土香肠

香肠是老徽州人喜欢的年货之一。

徽州农家土香肠,口感饱满醇香,不广式(甜)不川味(麻辣),炒菜亦可,放汤亦可,若是焖饭时切片铺上一层,开锅后米有肉味,粒粒晶莹。

香肠,真正的餐桌百搭!蒸、烤、炒、煲,一切信手而来!不仅好做,而且下酒又下饭!


刀板香

“刀板香”是徽州菜的代表作之一,也是徽州人待客的一道主菜。

明朝时期,兵部尚书胡宗宪返老家徽州绩溪龙川时,路过歙县问政山拜访恩师。为款待爱徒,师母将家中腌制的猪肉平铺于山笋之上,蒸熟后,将猪肉放置在刀板上切成薄片,与刀板一同端上桌,胡宗宪吃后,胃口大开,命名此菜为“刀板香”。

徽菜中的“刀板香”原材料是风干的带皮五花肉风干。

笋肉洁白,脆嫩微甜,是刀板香的绝配。

切片的刀板香配以新鲜现挖的竹笋,腊香、腌香、油脂香、香樟香、竹笋香,在焖蒸的过程中融合升腾,只单单的观其色,闻其味,就被馋的口水直流。


酱香黑猪肉

徽式酱香黑猪肉集肉香、酱香、鲜味于一体,透着甘醇的甜味;酱香馥郁,色泽鲜艳,红白分明,肉细绵润,肥而不腻。

精选散养黑猪肉精华的中五花部分,红白相间的纹理,层次清晰。

用甜面酱、香辛料粉、白酒和盐,混合做成酱料,密闭腌制五花肉三天以上,风干晾晒而成。